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
网站首页 > 铁皮石斛吃法 > 吡唑醚菌酯,吡唑醚菌酯喷洒后几小时生效?

吡唑醚菌酯,吡唑醚菌酯喷洒后几小时生效?

时间:2024-05-11 03:32:12

吡唑醚菌酯喷洒后几小时生效?

打完了之后过了12个小时以后就已经开始发挥药效了,吡唑醚菌酯(pyraclostrobin),别称百克敏、唑菌胺酯,是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杀菌剂,主要用于防冶作物上由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。

吡唑醚菌酯的残留时间?

应该是80天以上。持效期长,使用方法多样性:戊唑醇由于具有很好的内吸性,既可以用于喷雾,也可以用作种子处理,被作物吸收后,能长时间的存留在植物体内,达到持续杀灭病菌的作用,叶面喷施持效期15~20天,拌种剂拌种,持效期可达80天以上,土壤处理可达100天以上。是4天,打茶树吡唑醚菌酯溴菌腈残留期4天哦亲。还有农药残留,此时食用可能会发生农药中毒,故不建议食用,建议等7-10天、吡唑醚菌酯完全降解以后再食用。

此药剂耐雨水冲刷,药剂残留期为7~10左右吡唑醚菌酯常用防治:霜霉病、白粉 病、立枯病、疫病等病害的防治。这类药剂不仅是杀菌剂,更是作物的保健品。

吡唑醚菌酯对锈病有效吗?

有效因为吡唑醚菌酯是一种以防治植物真菌病害为主的农药,锈病是由一种名为锈菌的真菌引起的,吡唑醚菌酯可以有效地防治杂草上锈病、玉米锈病、小麦锈病等多种锈病除了吡唑醚菌酯,目前市场上还有很多其他防治锈病的化学农药,但是由于化学农药存在毒性副作用,使得有机农药的使用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,吡唑醚菌酯也正是一种有机农药,更加环保,受到了广泛的应用

吡唑醚菌酯防治玉米锈病效果一般,成本也贵。 玉米锈病, 主要侵染叶片,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、苞叶乃至雄花。 初期仅在叶片两面散生浅黄色长形至卵形褐色小脓疤,后小疱破裂,散出铁锈色粉状物,即病菌夏孢子;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近圆形或长圆形突起,开裂后露出黑褐色冬抱子。

1. 吡唑醚菌酯对豆类主要病害如菜豆叶斑病、锈病和炭疽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。 2. 吡唑醚菌酯能有效地控制花生褐斑病、黑斑病、蛇眼病、锈病和疮痂病。另外,对花生白绢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。

吡唑醚菌酯与醚菌酯的区别?

主要区别如下: 第一、 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化学分子式不一样:其中醚菌酯的化学式为C18H19NO4,而吡唑醚菌酯的化学分子式则是C19H18ClN3O4 第二、 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上市时间不一样:其中醚菌酯上市在1996年,早于吡唑醚菌酯,而吡唑醚菌酯的上市时间是2001年。 第三、 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外观不一样:其中醚菌酯是白色粉末结晶体,而吡唑醚菌酯白色至浅米色无味结晶体。 第四、吸收方式不同。嘧菌酯的渗透性和内吸性是比较强的,药剂可以从叶面正面快速渗透到叶片背面,并且可以在植株体内进行传导,具有正打反死的效果;而吡唑醚菌酯只能在局部渗透,扩散性较好,因此,喷药时必须均匀周到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。 第五、使用方法不同。由于嘧菌酯的内吸传导性比较好,所以能被根茎叶吸收,然后传递到植株的各个部位,进行杀灭病菌。醚菌酯不但能用于茎叶喷雾,还能用于拌种,灌根;吡唑醚菌酯没有内吸传导性,不能通过根系吸收传导,因此,吡唑醚菌酯只能用于茎叶喷雾。 第六、混配农药剂型不同。 由于嘧菌酯的渗透性太强,所以在混配时不能与乳油、有机硅和有机磷等渗透性强的药剂进行混用,会容易发生药害;而吡唑醚菌酯就能与所有剂型的药剂进行混配。 第七、安全性不同。 由于嘧菌酯的渗透性很强,所以在作物的敏感时期很容易就会产生药害;而吡唑醚菌酯的安全性相对较高。只有个别作物在敏感时期容易产生轻度药害。

吡唑醚菌酯是什么农药起什么作用?

英文通用名pyraclostrobin。作用特点:该药为活性更高的吡唑醚菌酯类杀菌剂。它具有更宽的杀菌谱和更高的杀菌活性,同时具有保护、治疗和根治作用。可促进氮吸收,进而增强作物的抵抗力,提高作物品质,确保丰收;具有植物健康作用,可改善作物品质,增加叶绿素含量,增强光合作用,降低植物呼吸作用,增加碳水化合物积累;可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,增加氨基酸及蛋白质的积累,提高作物对病菌侵害的抵抗力。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,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,如干旱、高温、和冷凉。可提高坐果率、果品甜度和胡萝卜素含量,抑制乙烯合成,延长果品保存期,并增加产量和单果重量;作用迅速,持效期长。其作用机制新,可作为病害综合治理及抗性管理的新的有效工具。

吡唑醚菌酯药效能达到多长时间?

在小麦播种前,用4%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按照药种比1:500比例进行拌种,将种衣剂均匀包裹在种子表面有效阻止病菌对种子和幼苗的危害。持效期可达120天左右。用25%吡唑醚菌酯乳油20~30毫升,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,防治病菌的侵入和蔓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