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
网站首页 > 铁皮石斛吃法 > 鲈鱼苗养殖技术,鲈鱼苗怎么养才能活?

鲈鱼苗养殖技术,鲈鱼苗怎么养才能活?

时间:2024-05-29 02:48:45

鲈鱼苗怎么养才能活?

首先,注意控制投喂量,避免过量投喂。 鱼苗一般长到6-7朝后就进入了驯化转料的阶段,开始投喂一种混合物,包含了冰水蛛和饲料。在接下来的4-5天中,饲料的比例从10%逐渐替换至100%。在这个阶段,每一餐投喂之前都需要对进行巡视,如果鱼苗出现异常,就需要立即停止或减少投喂,然后增加氧气和解毒。 鱼苗在投喂时需要遵循“定时、定点、定量”的原则,以确保饲料充足,所有的鱼苗都能吃饱,从而促进它们的均匀生长,提高成活率。 随着饲料投喂比例的增加,还需要添加一些护肠道产品,如乳酸菌、丁酸梭菌、幸福100(杜仲叶提取物)等,以调理肠道,促进消化,预防病害的发生。 驯化转料关键点二 加强增氧管理。针对鱼苗塘的大小,建议鱼塘增氧能力1.0-1.5KW/亩。为了避免鱼苗出现气泡病死亡,并在晴天中午开启增氧机2-4小时。同时,在夜间也要加开增氧机,以确保池塘中溶氧充足。 除此之外,建议每隔3天左右,在料台区干撒底改产品。这些产品可以分解塘底的残饵粪便等有机质,每天傍晚投喂完毕后,在料台区干撒增氧解毒产品,这些产品可以增加水体内的溶氧量,同时还能防止鱼苗因消化不良而引发肠炎。 驯化转料关键点三 加强水质管理。建议每5-7天注水一次,每次注水10厘米左右,直到比较理想水位;隔5天采用调水的产品,用来调节水质;并在黎明、中午、傍晚三个时间段巡塘,时刻注意天气变化,注意防止鱼应激。 驯化转料关键点四 加强病害防控。寄生虫(车轮虫、指环虫)、肠炎(拖便)、真菌感染(鳃霉、水霉)、弹状病毒、柱状黄杆菌(熟身)等都是加州鲈的主要病害; 因此,在投喂过程中,应时刻观察鱼苗情况,定期镜检。“熟身”是对加州鲈苗期危害最大的,其症状有打转、白头白尾,难以治疗。因此,在预防上还是以提高免疫力为主,同时也做好保肝护肠。

鲈鱼苗的养殖需要注意许多方面,如果没有细心的护理很容易死亡 鲈鱼苗非常娇弱,特别是在刚出生时,水温、水质、食物和光照的条件都需要细心调控 同时需要注意,鲈鱼苗很容易生病,健康检查、药物治疗等也需要投入相应的时间和精力 在鲈鱼苗的初期养殖过程中,需要对水温、水质、食物和光照等因素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,进行合理调节 除此之外,还需要注意鲈鱼苗的健康状态,保证其生长健康 如果能够认真护理,鲈鱼苗是可以成功养殖的,但也需要付出相应的时间和精力

养鲈鱼需要哪些步骤?

1、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有条件的最好经过干塘、清淤和暴晒,尤其是多年养殖的旧塘。在放苗前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,每亩施放生石灰50公斤或使用20PPM漂白粉带适量池水消毒。如果未经干塘暴晒的,还要每亩使用30公斤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,以彻底清除遗留的凶猛杂鱼。消毒后的池塘经滤网纳入新鲜水,每亩施放3公斤复合肥进行培育浮游生物,水质微绿色或微褐色则可投苗。 2、经中间培育的鱼种已达10厘米,每亩放养2500尾为好,300天的养殖期亩产量可达1200—1500公斤。投苗过密,池塘容易老化和发生鱼病,难以进行持续性生产。  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,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的剩饵,故每亩要投放100尾鲫鱼和30尾花鲢和白鲢,以减轻水质的污染和增加养殖效益。 3、鲈鱼暴食,适当控制投饵量,有利于降低成本、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和水质的污染。投饵要做到定时、定点、定量,一般日喂2餐,分别在上午的7—9时和下午的4—6时,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量的5%。要坚持驯食的习惯,在塘中搭一饵桥,每次投饵敲击饵桥或泼响塘水,招呼鱼群游来抢食,有利于观察鱼群的进食和健康状况,方便采取应变措施。鲈鱼抢食水中悬浮的饲料,下沉后不再摄食,因此投喂小杂鱼应耐心慢慢投喂,颗粒饲料则应用浮性饲料。 4、鲈鱼的高产养殖也就是高密度养殖,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是十分重要的,主要方法有:勤换水,特别是在中后期,每天的换水量要达30%以上;勤增氧,鱼苗期可适当开动增氧机,随着鱼体的长大开动增氧机的次数愈趋频繁,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,夜晚可开动部分增氧机,白天则要开动全部增氧机,保持塘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/升以上;施放生物制剂,高密度养殖带来塘底大量的残饵和排泄物,有害物分解浓度高,大量消耗水中氧气,尤其是高温天气更为严重,这是鱼病产生的重要原因,适当施放生物制剂让有益菌群除去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,保持良好水质。

1、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有条件的最好经过干塘、清淤和暴晒,尤其是多年养殖的旧塘。在放苗前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,每亩施放生石灰50公斤或使用20PPM漂白粉带适量池水消毒。如果未经干塘暴晒的,还要每亩使用30公斤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,以彻底清除遗留的凶猛杂鱼。消毒后的池塘经滤网纳入新鲜水,每亩施放3公斤复合肥进行培育浮游生物,水质微绿色或微褐色则可投苗。  2、经中间培育的鱼种已达10厘米,每亩放养2500尾为好,300天的养殖期亩产量可达1200—1500公斤。投苗过密,池塘容易老化和发生鱼病,难以进行持续性生产。  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,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的剩饵,故每亩要投放100尾鲫鱼和30尾花鲢和白鲢,以减轻水质的污染和增加养殖效益。  3、鲈鱼暴食,适当控制投饵量,有利于降低成本、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和水质的污染。投饵要做到定时、定点、定量,一般日喂2餐,分别在上午的7—9时和下午的4—6时,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量的5%。要坚持驯食的习惯,在塘中搭一饵桥,每次投饵敲击饵桥或泼响塘水,招呼鱼群游来抢食,有利于观察鱼群的进食和健康状况,方便采取应变措施。鲈鱼抢食水中悬浮的饲料,下沉后不再摄食,因此投喂小杂鱼应耐心慢慢投喂,颗粒饲料则应用浮性饲料。  4、鲈鱼的高产养殖也就是高密度养殖,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是十分重要的,主要方法有:勤换水,特别是在中后期,每天的换水量要达30%以上;勤增氧,鱼苗期可适当开动增氧机,随着鱼体的长大开动增氧机的次数愈趋频繁,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,夜晚可开动部分增氧机,白天则要开动全部增氧机,保持塘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/升以上;施放生物制剂,高密度养殖带来塘底大量的残饵和排泄物,有害物分解浓度高,大量消耗水中氧气,尤其是高温天气更为严重,这是鱼病产生的重要原因,适当施放生物制剂让有益菌群除去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,保持良好水质。

鲈鱼养殖技术与养殖方法?

关于鲈鱼养殖技术与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 1. 水质管理:鲈鱼对水质要求较高,养殖过程中需要保持水质清洁、稳定。定期检测水质指标,如pH值、溶解氧、氨氮等,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。 2. 养殖环境:鲈鱼适宜生长的水温一般在20-25摄氏度之间,养殖池塘或水槽应保持适宜的水温。同时,提供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水流动,以促进鱼体生长和新陈代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