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份小麦发黄是怎么了?
1、适期播种的麦田普遍存在叶尖发黄现象,弱春性品种发黄较重。原因是11月中下旬大部分地区出现小到中雨,墒情充足,加上入冬以来气温偏高,使小麦地上部分生长过快(部分弱春性品种的主茎第1节已伸长1~2厘米),糖分积累量不足,抗寒力差,叶尖发黄。 2、适期早播,播量偏大、群体偏大的假旺苗麦田,发黄较重。由于麦苗拥挤,养分供应不足,个体发育瘦弱,叶片较薄,抗寒力差,叶尖发黄较重,有的主茎基部1~2叶已经干枯。 3、整地质量差,尤其是秸秆还田、旋耕整地后镇压不实或没有镇压的麦田发黄较重。深播弱苗田及播种过浅、分蘖节裸露弱苗田及晚播弱苗田,次生根少而短,加上12月底以来天气晴朗、气温高(1月上旬平均气温4.7℃,比上年同期高2.9℃),土壤塇松的麦田失墒快,表墒不足,根系吸收水分养分困难,下部叶片及叶尖发黄较重。 4、纹枯病、根腐病、麦蚜、麦蜘蛛及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麦田麦苗发黄较重。受11月中下旬降水持续偏多的影响,麦田土壤湿度大持续时间较长,利于病虫害发生,尤其是两块相邻地的低洼处,积水造成土壤板结,小麦受水渍影响病害较重,病斑部位重者已经枯烂,有的叶片干枯,有的叶尖发黄。部分田块金针虫等地下虫发生较重,咬断小麦茎基部,致黄叶死苗。 5、麦田除草剂(如唑草酮)及使用不当造成叶片叶尖发黄。部分农户使用除草剂时配制方法不当,药液浓度不均匀或使用量偏大,引起带状或片状麦苗叶片叶尖发黄。受害叶片起初呈现灰绿色或暗紫褐色,继而出现发黄干枯。 6、上茬作物除草剂残留造成小麦发黄。主要表现为全田、成垄或片状发生,麦苗植株细弱,叶色发黄,次生根少,严重的茎基部和根部腐烂,植株先发黄最后枯死。 7、由于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以及片面使用大量元素,导致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及补充存在缺陷
十一月份小麦发黄可能有几个问题,土壤盐堿,如果是盐堿土,小麦出苗后,因返堿而使麦子发黄,这就是盐堿地产量不高的原因,二是基肥不足,小麦出苗因为基肥不足而影响生长,导致发黄,可以每亩施二十五斤尿素改善,三是墒情不好,也就是天干,水份不足,漏风土,不保湿导致的,由其是桔杆还田的田块,这种现象非常普遍,应及时浇水灌溉。
小麦被河水渍泡过后发黄?
小麦被泡叶子发黄应该立即排涝通风,减少土壤湿度。小麦是一种旱地农作物,小麦的根系发达,能够伸展到土壤很深的地方,一般的表层干旱,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没有太大的影响,如果在在小麦的生长期雨水过多,或者浇水过量,小麦底部的叶片就会发黄,遇到这种情况,最好的办法是进行中耕锄地,可以增加排湿通风。
可以叶面喷施尿素、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内脂,增加幼苗生长复苏时的营养,促进小麦幼苗快速恢复生机。 这个时候若是土壤墒情下降了,应该先浇水增墒,再叶面喷肥促进生长,效果要明显。 当小麦幼苗的叶片由黄变绿的时候,大约需要10~15天时间,完全能够控制小麦叶片黄化现象,这个时候才可以喷施除草剂。
小麦用了除草剂后,小麦叶片发黄和植株矮小,应该怎么用药?
原因: 1、小麦播种时间比较的晚,麦田普遍种植数量较多,导致部分小麦密度过大,直接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,养分供应不足导致叶片发黄。 2、小麦的下部叶子在冷冻后出现变黄的现象。 3、肥料和水不足导致叶子发黄。 4、药物中毒,除草剂是引起小麦幼苗中毒的主要药物。防治:1、根据情况加强肥水的管理,如果底肥比较的充足,可以年后进行浇水,田地土壤不要太干,中耕和锄地应是促进小麦幼苗生长的主要方法。如果底肥不足,年后又没有浇水的话,田地严重的干旱,应及时进行加强肥水的管理。2、浇水前应施肥,大多以速效肥料为主,如碳酸氢铵和硫酸铵,尿素不适合在低温下进行施用,适当的增加钾肥,可以有效的促进小麦幼苗的正常生长。3、在小麦返青拔节前,可以使用一些调节剂来帮助小麦生根壮苗,防止倒伏。4、注意害虫控制。扩展资料:小麦春季管理注意事项:1、镇压锄划结合,增温保墒促苗早发。对于沙土地、土壤有裂缝的麦田、播后未镇压且土壤疏松的麦田,可进行镇压,起到弥补裂缝、踏实土壤、提墒保墒增温的作用。2、科学防治早春杂草、病害。首先,在小麦起身期至拔节前根据杂草群落种类,选用对路除草剂,搞好杂草化学除治。其次,返青至拔节期是纹枯病、全蚀病、根腐病等病害的侵染扩展高峰期,在化学除草时可以采取除草剂、杀菌剂混配用药进行防治。3、因地因苗制宜,巧用肥水促控措施。针对今年苗情特点,在春一水时间掌握上应适当推迟。同时,结合浇水亩施纯氮7~8公斤,底肥不足的施氮量可适当增加,反之可适当减少。4、增强防灾意识,预防倒春寒危害。今春气温回升快,气温波动频繁,应做好倒春寒的预防和补救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