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
网站首页 > 铁皮石斛功效 > 玉米种子培育,江中998玉米种?

玉米种子培育,江中998玉米种?

时间:2024-07-25 03:44:26

江中998玉米种?

中江998玉米种很好,生育期短,穗位低,产量高,适应性广。 特征特性:黄淮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1.5天,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.3天。幼苗叶鞘紫色,花药浅紫色,株型紧凑,株高248厘米,穗位高89厘米,成株叶片数18片。果穗筒形,穗长16.9厘米,穗行数16-18行,穗粗4.7厘米,穗轴红色,籽粒黄色、半马齿,百粒重34.1克。接种鉴定,中抗小斑病,感茎腐病,高感穗腐病、弯孢叶斑病、瘤黑粉病、南方锈病。籽粒容重743克/升,粗蛋白含量9.05%,粗脂肪含量3.44%,粗淀粉含量75.04%,赖氨酸含量0.33%。 产量表现:2017-2018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,两年平均亩产650.4千克,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.08%。2018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639.6千克,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.04%。 栽培技术要点: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,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种,每亩适宜种植密度4000-4500株。注意防治穗腐病、弯孢叶斑病、瘤黑粉病和南方锈病。 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河南省、山东省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、陕西省关中灌区、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、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、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、湖北省襄阳地区种植。

美德001玉米种与中选777哪个好?

玉米与传统的水稻、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,具有很强的耐旱性、耐寒性、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,其品种众多。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中选777玉米种特性介绍: 中选777玉米种夏播生育期104天,熟期与对照郑单958相当,全株叶片21片,幼苗叶鞘深紫色,花丝青色,花药浅红色,果穗筒形,穗长17.8厘米,穗粗4.9厘米,秃顶1.2厘米,穗行数平均16行,穗粒数530.2粒,千粒重353.9克。

美德001玉米种与中选777都好,美德001,德州市德农种子有限公司培育的玉米品种,属于一代杂交种。 特征特性:株型半紧凑,夏播生育期102天,比对照郑单958早熟4天,全株叶片21片,幼苗叶鞘浅紫色,花丝红色,花药浅红色,雄穗分枝6~8个。区域试验结果:株高285.3厘米,穗位101.2厘米,倒伏率2.1%、倒折率0.4%。

新玉99玉米种子介绍?

新玉99玉米种子是新培育的优质玉米种子,是具有很好抵抗病毒能力的玉米种,而且产量也很高,每亩产量能够达到7000公斤以上。 新玉99玉米种子种植出的玉米颗粒特别的饱满,色泽金黄透亮,营养价值特别的高,蛋白质的含量也是特别的丰富,是比较好的玉米种子。

泽玉9811玉米种子产量?

泽玉9811玉米种子的亩产量平均达580公斤左右。但是据报道,该品种曾有平均亩产642.7千公斤的记录。 泽玉9811玉米种子是由吉林省宏泽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培育的玉米品种。苗至成熟102天。该品种株型紧凑,株高257厘米,穗位高92厘米,成株叶片数19片。果穗筒形,穗长17.5厘米,穗行数16-18行,穗粗5.1厘米,穗轴红色,籽粒黄色、马齿型,百粒重34.2克。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5.6%,适收期籽粒含水量(≦28点次比例)77%,适收期籽粒含水量(≦30点次比例)90%,抗倒性(倒伏倒折率之和≦5.0%)达标点比例85%,籽粒破碎率为5.9%。接种鉴定,抗茎腐病,感穗腐病,中抗小斑病,感弯孢叶斑病,感瘤黑粉病,籽粒容重780克/升,粗蛋白含量9.00%,粗脂肪含量3.78%,粗淀粉含量74.11%,赖氨酸含量0.36%。它的播种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。种植密度4500-5000株/亩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河南省、山东省、河北省中南部地区、陕西省关中灌区、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、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、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、湖北省襄阳地区,京津唐地区作为籽粒机收品种种植。

试验产量:在2015-2016年东北中熟春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中,平均亩产766.0公斤,比对照先玉335增产23.8%,增产点次90%,在2016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772.7公斤,比对照先玉335增产8.8%,增产点次91%。 栽培技术: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,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,亩种植密度4500-5000株。

为什么杂交玉米只能种植一年?

各种生物通过杂交都会产生杂种优势,玉米的杂交也是一样。 采用两个不同遗传性的亲本(自交系),经过杂交而获得的后代,往往超过原来亲本,表现出强大的优势。就玉米来说,杂种第一代(F1)无论株高、茎叶、根系、雄穗、雌穗和籽粒,以及其他的抗旱耐涝、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、光合作用强度等方面,都比亲本优越得多,因而产量也就大大提高,这些优越性的表现,便是一般所讲的杂种优势。这也是利用杂种优势的理论依据。但玉米的杂种优势以第一代(F1)最强。生产上如果将杂交种第一代种植收获后留种,下代(年)继续种植,已是杂种第二代(F2)。杂交种第二代的植株高矮不齐,果穗大小不一致,成熟早晚也不一致,杂种优势显著减弱,产量也大大降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