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家里潮湿的地方有大黏虫?
绝大部分虫子都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。 粘虫怎样防治最有效? (1)防治时机: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,又属于暴发性害虫。防治粘虫的关键是掌握好防治时机。诱杀成虫要掌握在盛发期和尚未大量产卵之前;灭卵应掌握在孵化之前;防治幼虫要掌握在3龄之前。 (2)诱杀成虫;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糖醋液诱杀成虫。还可利用成虫的潜伏习性,在田间插设杨树枝把,亦能诱杀大量成虫,这样既可诱杀成虫,又可了解虫情,及时指导田间防治。粘虫成虫羽化后,必须要补充营养,才能正常交配产卵,进行繁殖,成虫对糖醋有较强趋性,因而用糖醋酒的混合液诱蛾效果较好,另外,还可用酸泔水、酸菜水、发酵的甘薯和胡萝卜汁、粉浆、酒糟等来诱杀成虫。糖醋酒诱杀液的配比,各地介绍不一样,一般可用糖0.7~3份、醋1~4份、酒0.25~l份、水0.5~2份,内加少量杀虫农药。诱虫液田间放置时要高出作物30~40厘米,每10~15亩地设一个诱盆,每天早上捡出虫后加盖,傍晚打开。 (3)诱卵:利用成虫喜欢在禾本科作物及杂草的叶鞘及干叶上产卵的习性,将谷草把、稻草把(每3~10根为一把)、玉米或高粱叶把(每10一20片叶为一把),分散插于田间,引诱成虫产卵。草把插的要高出作物15厘米,每亩60~100把,每2~3天换一次,换下来的草把要携出田外集中烧掉。 (4)药剂防治:化学药剂防治是目前控制粘虫危害的重要手段。在幼虫发生初期可用2.5%敌百虫粉剂或5%马拉硫磷粉剂、3.5%甲敌粉剂、5%杀螟松粉剂,每亩2~2.5公斤喷粉;也可喷洒50%敌敌畏乳油或50%马拉硫磷乳油、50%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,或菊酯类农药(5%来福灵乳油、2.%敌杀死乳油等)3000倍液喷雾。
潮湿的地方容易产生腐质,可供一些低级的小虫子生存,而这些小虫子又把蚰蜒这样的大虫子吸引过来,所以说,潮湿的地方会比较容易招虫。 它们喜欢生长在潮湿的环境,在潮湿的陆地,该虫胎生繁殖,离开母体即可自由活动取食,
黏黏虫是什么?
黏黏虫没有毒,但是是害虫。黏虫: 黏虫(oriental armyworm),又称剃枝虫、行军虫,俗称五彩虫、麦蚕,是一种主要以小麦、玉米、高粱、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食性、迁移性、间歇暴发性害虫。可为害16科104种以上的植物,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。除西北局部地区外,其他各地均有分布。黏虫暴发时可把作物叶片食光,严重损害作物生长。 黏虫成虫体色呈淡黄色或淡灰褐色,体长17~20mm,翅展35~45mm,触角丝状,前翅中央近前缘有2个淡黄色圆斑,外侧环形圆斑较大,后翅正面呈暗褐,反面呈淡褐,缘毛呈白色,由翅尖向斜后方由1条暗色条纹,中室下角处有1个小白点,白点两侧各有1个小黑点。雄蛾较小,体色较深,其尾端经挤压后,可伸出1对鳃盖形的抱握器,抱握器顶端具1长刺,这一特征是别于其他近似种的可靠特征。雌蛾腹部末端有1尖形的产卵器。
黏黏虫为食叶性害虫。在食用菌栽培上危害严重时,菇蕾菌盖被啃食光,形成无头菇。以幼虫取食平菇、草菇、毛木耳、灵芝等品种,在啃食的同时,排出大量粪便污染菇体及菇床,诱发其它杂菌侵染。 幼虫危害毛木耳,取食正面菌肉,留下背面耳表皮。 危害灵芝时,取食菌盖菌肉,造成弯曲隧道。 危害其它品种时,子实体形成不规则的缺刻孔洞。 黏虫成虫体色呈淡黄色或淡灰褐色,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。除西北局部地区外,其他各地均有分布。黏虫暴发时可把作物叶片食光,严重损害作物生长。
玉米螟和玉米粘虫的区别?
玉米螟和玉米粘虫是玉米的两大主要害虫,两种害虫在玉米田常同时发生为害玉米,同属鳞翅目,但它们危害玉米的方式却不一样,现将玉米螟和玉米粘虫的区分办法介绍如下: 玉米螟:属鳞翅目,螟蛾科,俗名钻心虫。 玉米粘虫:属鳞翅目,夜蛾科,又名行军虫、剃枝虫、五色虫。 形态特征 1、 幼虫 玉米螟:老熟幼虫体长20-30mm,圆筒形,头黑褐色,背部颜色有浅褐、深褐、灰黄等多种,中、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,腹部1—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,前后各两个,腹足趾钩3序缺环。蛹长15-18毫米,黄褐色,长纺锤形,尾端有刺毛5-8根。 玉米螟幼虫 玉米粘虫:幼虫头顶有八字形黑纹,头部褐色黄褐色至红褐色,2~3龄幼虫黄褐至灰褐色,或带暗红色,4龄以上的幼虫多是黑色或灰黑色。身上有五条背线,所以又叫五色虫。腹足外侧有黑褐纹,气门上有明显的白线。蛹红褐色。 玉米粘虫幼虫 2、成虫 玉米螟:成虫黄褐色,雄蛾体长10-13毫米,翅展20-30毫米,体背黄褐色,腹末较瘦尖,触角丝状,灰褐色,前翅黄褐色,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,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,后翅灰褐色;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,色较浅,前翅鲜黄,线纹浅褐色,后翅淡黄褐色,腹部较肥胖。 玉米粘虫:成虫体长17-20毫米,淡灰褐色或黄褐色,雄蛾色较深。前翅有两个土黄色圆斑,外侧圆斑的下方有一小白点,白点两侧各有一小黑点,翅顶角有1条深褐色斜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