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鳅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养殖吗?专家请看看吧?
泥鳅是淡水鱼,主要生活在各地河川、沟渠、水田、池塘、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。泥鳅的人工养殖随着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,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,全国也都大体呈现这种趋势。
泥鳅的生存条件?
您好,泥鳅是一种淡水鱼类,它们主要生活在河流、湖泊、池塘等淡水环境中。以下是泥鳅的一些生存条件: 1. 温度:泥鳅适应温度较广,一般在10-30摄氏度之间生存。当水温过低或过高时,泥鳅的代谢率会下降,影响其生存和繁殖能力。 2. 水质:泥鳅对水质要求较高,喜欢水质清澈、富含氧气的环境。水中的氧气含量对于泥鳅的生存极为重要,缺氧的水体会导致泥鳅呼吸困难甚至死亡。 3. pH值:泥鳅对pH值的要求一般在6-8之间,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对泥鳅的生存造成不良影响。 4. 水流:泥鳅喜欢水流缓慢的环境,过强的水流会对泥鳅的生存和活动产生阻碍。 5. 食物:泥鳅是杂食性鱼类,以浮游生物、藻类、底栖动物等为食。在生存环境中必须有足够的食物资源供泥鳅获取。 6. 隐蔽场所:泥鳅喜欢在水底的石块、水草、泥土等隐蔽场所中生活,以避免天敌的威胁。 综上所述,泥鳅的生存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范围、清澈富氧的水质、适宜的pH值、适度的水流、丰富的食物资源以及提供隐蔽场所等。
泥鳅养殖周期和温度?
泥鳅养殖周期一般为5-6月。它的食性很杂,生长速度快,繁殖期3-5月,产卵期间在6-7月,产卵后2-3天即可孵化成鳅苗。经过人工饲养,投喂足够的饲料,5-6月可长成商品规格,就可以捕捞上市了。放养的鳅种要求规格整齐、体质健壮、肌肉丰富、无病无伤、体色鲜亮,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、饲料来源、管理水平而定,放养前可用食盐水浸泡消毒15~25分钟。池塘内可以混养其它鱼类,如鲢鱼、鳙鱼、鲤鱼、草鱼、鳊鱼等,这样就不用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,因为泥鳅可以食用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。 3、池水管理 开始的时候池塘水深保持在10~20cm之间,以后逐渐加深水位。池塘水色以黄绿色为宜,透明度20~25厘米,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。要经常注入新水,保持良好的水环境,天气闷热时应及时添注新水或增氧。适时用田螺、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,定时用漂白粉消毒。
泥鳅繁殖需要什么条件?
泥鳅鱼繁殖能力非常的强,只要你保证它的水的温度在25度到30度之间就可以,一定要用泥土,这对他的生长是最快的,一般养泥鳅鱼都是在鱼池里头或者水坑里头,是养也没有大量的泥工,他们去生存,尤其是农村的小河套里边的泥鳅鱼最多
泥鳅的自然繁殖方法简便。开春后,修整好鱼池,用生石灰消毒,然后注入新水,待池水药性消失后,将亲鱼按雌雄比1:2的比例放入池中,每平方米面积放300克左右。当池水温度上升到20℃左右时,就要在池中放置用棕片、柳树须根或水草等做的鱼巢,放置鱼巢后要经常检查并清洗上面的污泥沉积物,以免泥鳅产卵时影响卵粒的粘附效果。泥鳅喜在雷雨天或水温突然上升的天气产卵。产卵多在清晨开始,至上午10时左右结束,产卵过程需20分钟~30分钟。产卵时亲鱼追逐激烈,高峰时雄鳅以身缠绕雌鳅前腹部位,完成产卵受精过程。产卵后,要及时取出粘有卵粒的鱼巢另池孵化。以防亲鱼吞吃卵粒。同时补放新鱼巢,让未产卵的亲鱼继续产卵。产卵池要防止蛇、蛙、鼠等危害。 泥鳅的人工繁殖方法与家鱼相同。使用的催产剂种类与剂量按每条雌鳅计,分别为:鲤鱼垂体0.5个~1个,或青蛙垂体2个~3个,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国际单位~150国际单位,或者类似物。微克~10微克。雄鳅剂量减半。溶剂注射量为0.1毫升~1.2毫升,采用1毫升的注射器和4号针头注射。注射部位为腹部线,胸鳍腹鳍之间,也可背肌注射。因泥鳅喜钻动,注射时可用湿纱布包着(露出注射部位)。注射后放入产卵池中,此后的工作与自然繁殖相同。水温在20℃~25℃时,经10小时~15小时就会发情产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