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诗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月色?
“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钩”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,将茫茫大漠上万千砂砾比作霜雪,将燕山上的月亮比作弯钩,表现出一幅孤寂凄清的边疆景色,营造出一种悲凉肃杀的氛围。 “大漠沙如雪”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《马诗二十三首》,全诗如下: 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钩。 何当金络脑,快走踏清秋。
“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钩”是写边塞壮阔的自然景色,展现了一片富有特征的边疆战场景色:平沙万里,在月色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。连绵的北地山岭上,一弯明月当空。
马诗被誉为什么?
马诗的作者是李贺开创的诗体裁是(长吉体),有(诗鬼)之称。 李贺(791-817年):字长吉。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(今河南省宜阳县)人,祖籍陇西郡。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,与诗仙李白、李商隐称为“唐代三李”,后世称李昌谷。 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(李亮)房,门荫入仕,授奉礼郎。仕途不顺,热心于诗歌创作。慨叹生不逢时、内心苦闷, 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,反映藩镇割据、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。诗作想象极为丰富,引用神话传说,托古寓今,后人誉为“诗鬼”。
马诗》作者唐代李贺,被称为“诗鬼”,李贺的《马诗》共有23首,名为咏马,实际上是借物抒怀,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。
翻译马诗李贺全文?
平沙万里,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。连绵的燕山山岭上,一弯明月当空,如弯钩一般。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,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,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,立下功劳呢? 原文如下:作者:李贺 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钩。 何当金络脑,快走踏清秋。 作者简介:李贺(公元790年——816年),字长吉,汉族,唐代福昌(今河南宜阳)人,留下了“黑云压城城欲摧”,“雄鸡一声天下白”,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等千古佳句。李贺20岁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。因父亲名为晋肃,与进士同音,就以冒犯父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。后由于文学名气很高,担任了一名奉礼郎的卑微小官,留在京城。李贺本来胸怀大志,性情傲岸,如今作了这样一个形同仆役的小官,感到十分屈辱,就称病辞去官职,回福昌老家过上隐居生活。李贺常骑着一头跛脚的驴子,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,出外寻找灵感。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,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,所以后人常称他为“鬼才”,创作的诗文为“鬼仙之辞”。
第一句:平沙千里,在月光下像一层白雪。在绵延的燕山山脉上,天上有一轮明月,就像一个钩子。 第二句:我什么时候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,这匹马上戴上金制的缰绳,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,做出贡献呢?
马诗李贺诗句的意思?
《马诗二十三首(其五)》唐.李贺 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钩。 何当金络脑,快走踏清秋。 诗意: 平沙覆盖着大漠宛如白雪茫茫,如弯钩的月亮高挂在燕然山上。骏马何时才能套上镶金的笼头,冲锋陷阵飞驰在那深秋的战场! 赏析 《马诗》是同题组诗,这些诗主要以“咏马、赞马、叹马”的方式,来表现有志之士的才情志向和远大抱负,同时感慨他们怀才不遇的凄凉与愤懑。诗只有短短四句,却寓意深刻。 这首诗通过借物抒怀,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,以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愿望。
马诗 [唐]李贺 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钩。 何当金络脑,快走踏清秋。 译文: 平沙覆盖着大漠,有如无边的积雪,月亮高悬在燕山上,恰似一把弯钩。什么时候我能给它带上金络头,飞快奔驰着,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!
马诗诗人以什么自喻,抒发了自己什么的思想感情?
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,诗人以马自喻,通过咏马、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,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、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。 李贺生活的时代,藩镇割据,战事频频,作者以名马自喻,言虽然生逢用人之时,亦有用才之地,但尚需惜才用才之主。这是李贺马诗的基本意旨。李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,一直怀有建功立业之心,为此,他甚至宁愿投笔从戎。但这一理想终难实现,所以他的诗中总会有一股郁郁不平的悲愤之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