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千竹简的来历?
汉武帝时,齐地有个人叫东方朔,因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,爱好儒家经术,广泛地阅览了诸子百家的书。 东方朔刚到长安时,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,共用了三千个木简。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,刚好抬得起来。 武帝在宫内阅读东方朔的奏章,需要停阅时,便在那里划个记号,读了两个月才读完。
册字的由来小故事?
来历:“册”:在商至魏晋时代,因为当时还没有纸,人们只好把文字写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。竹片称“简”,木片称“扎”或“牍”。这种竹片或木片,通称为“简”。一块简只能写几十个字,记载一件事,因而往往需要很多块“简”。 为了查找方便,人们就用熟牛皮条把这些简按次序串编起来,称之为“册”。“册”字很像几片竹简用绳子串在一起。后来,书写的材料逐渐用纸代替,印出的文章装订成书仍沿用了“册”这个名称。如今“册”已演变为量词。 含义:1.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,现在指装潢好的纸本子:纪念~。花名~。画~。2.量词,指书籍:一~书。3.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书或封爵的诏书:~文(文体名,为册命、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。简称“册”)。~命。~封。
古代时是没有文字的,当创册字时,有一个人发现由竹条编的书很有趣,看看看,便想到了这个“册”字。 在以前是用竹片作为书写的载体,自此以后,为了方便看写,和保存,所以竹片就会用线穿起来。就像册字。所以这应该是个象形字吧。所以就变成了现在的册。
信封的由来和传说?
信封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代。当时,为保护刻写在木板和竹简上的书信完整无损,就用两块刻成鲤鱼形的木板,夹在文书简牍的外面。木板上还刻有3道线槽,用绳捆住并封上黏土、加盖印章,以防私拆。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信封。魏晋以后至南北朝时期,书信材料逐渐由木质演化为纸质。
笔是谁发明的?
笔是蒙恬发明出来的。 有一天,他无意中看见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笔。捡起来后,他发现湿漉漉的兔毛变得更白了。 他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,兔尾竟变得非常“听话”,写起字来非常流畅。 原来,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。经碱性水的浸泡,兔毛的油脂去掉了,变得柔顺起来。传说这就是毛笔的来历 。 名称来历: 毛笔,是古代中国与西方用羽毛书写风采迥异的独具特色的书写、绘画工具。当今世界上虽然流行铅笔、圆珠笔、钢笔等,但毛笔却是替代不了的。 1954年,从湖南长沙左家公山一座史前古墓里发掘出来了整套的书写工具。这证明,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有所谓毛笔了。 研究表明,三千多年前的商朝,中国人主要用毛笔写字。尽管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甲骨文,但有充分的资料表明,商朝的日常书写并非“刀笔文字”,而是与秦汉以后写在竹简或木片上的文字一样。可惜由于书写材料、毛笔字不能长久保存,唯有刻在坚硬卜骨上的甲骨文保存了下来,见证了五百余年商王朝(约公元前1600年—约公元前1046年)的存在。
3年级下册科学教材造纸术的由来?
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,纸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。自古书契,多编以竹简,其用缣帛(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)者谓之为纸。缣贵而简重,并不便于人。 伦乃造意(发明、创造)用树皮、麻头及敝布。鱼网以为纸。先捣制成浆,取膜而去水,后晾干,而制成纸。兴元年,奏上之。帝善其能,自是莫不从用焉,故天下咸称“蔡侯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