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秦朝汉朝和三国时期竹简上的文字什么字?
秦朝是小篆,汉朝沿袭了这一笔体,后来从小篆衍生出隶书,三国沿用隶书。 所以秦国竹简是小篆,汉朝前期是小篆,后期是隶书,三国同样是隶书
汉朝人用什么写字是用毛笔吗是往丝帛上写吗?
是用毛笔,是往竹简、木牍上书写为主。即使大臣写给皇帝的奏折,也都以竹简、木牍为主。丝帛较为贵重,很少用到。汉代的竹简已有很多出土。至于笔,1985年4月,连云港西郭宝汉墓中,出土了一支汉代毛笔,笔杆末端有残长18.9厘米,木杆直径0.75厘米,笔头部分上面冒首1.8厘米,在冒首的杆端0.3厘米处向后缠以丝麻紧固笔头,……整笔残长21.2厘米。笔毫总长3.2厘米,露毫2.5厘米,笔毫为兔毫。
西汉徭役一次多久?
汉代已有明确的服役期限。公元前183年首次明确戍卒的服役期为一年。以后的制度明确规定,和平时期每个男子在适役期间内应服两次为期一年的兵役。一次为“正卒”,到指定的军队驻扎地点服役,充当各地“材官”、“楼船”、“骑士”等兵种的士兵。 另一次或者调到驻扎在京城的中央禁卫军“南北军”充当“卫士”,或者是派往边境地区充当“戍卒”。这种服役实际上是按照日数来计算的,根据在居延等地出土的汉代竹简,在服役时有“日迹簿”记录士兵的表现,有功或超额完成任务,可以“赐劳”,比如射击优秀的,可以“赐劳”15日;完成定额的可以“劳二日皆当三日”等等,制度相当严密。 除了兵役外,所有的男子仍然要承担每年为朝廷无偿劳动30日的“更役”,也称“更卒”。这种劳役可以出钱代役,但兵役不得出钱代役,即使是丞相之子仍然要去边疆服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