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雀鱼得了针尾怎么办?
小鱼得了针尾,第一时间要把鱼隔离,已经成尖的隔一个缸,还没成尖但已经缩尾的隔一个缸,然后就庆大霉素针剂泡,轻的一般一至两天就好,重的三到五天,当然,这段过程中必定会有鱼挺不住死掉,发现死掉的鱼一定要及时捞出,把水换掉,缸要消毒。暂时没被传染的鱼也要立即换水,缸消毒,新水内加盐。记住,隔离是最重要的,发现有一点症状也要赶紧隔离,不要不忍心,这种病是会死全缸的。
小鱼得了针尾,第一时间要把鱼隔离,已经成尖的隔一个缸,还没成尖但已经缩尾的隔一个缸,然后就庆大霉素针剂泡,轻的一般一至两天就好,重的三到五天,当然,这段过程中必定会有鱼挺不住死掉,发现死掉的鱼一定要及时捞出,把水换掉,缸要消毒。
孔雀鱼针尾可以用消炎药吗?
孔雀鱼针尾处理方法/步骤 根据药性以及不少养鱼人的经验,很多朋友都认为消炎药治疗孔雀鱼针尾病的效果是最佳的。 消炎药属于治疗预防一体化的药物,很容易买到而且便宜。在治疗孔雀鱼针尾时,消炎药的用量一般都是3升水1粒药片,如果是预防的话,用量可以减少。而且消炎药在药性上来说不会危害到鱼缸内生物的安全,可放心使用。投放消炎药治疗孔雀鱼针尾时,一般不需要刻意的捣碎或者弄成水溶液,可直接投放。药浴疗程为一周左右,每天都需要换水以及补充药物,基本来上说此阶段大部分病鱼都可好转。另外一方面,防治方面,1,稳定水温。发生针尾病的水温都不是很高,一般在26度以下,所以我们要把水温控制在29~30度。水温26度与30度的差别是巨大的,用手试水也可以感觉到明显的区别。鱼的活动情况和摄食速度也是明显不同的,30度水温时的鱼苗摄食量明显增加,活动量很大,免疫力较强。如果室内温度与鱼缸内的温差较大,就不要充氧了,冷空气也容易引起针尾病。2,稳定水质。鱼苗的密度不可太大,一般来说30cm×30cm×30cm的鱼缸,放养鱼苗的数量最大为50尾,也就相当于一窝鱼苗的数量。7 当残饵和粪便较多时抽出即可,蓄水以老水为最好或者晾晒5天以上的水,切忌不要大量添加新水,待蓄水保持与缸内水的温度平衡,蓄水时避免水流冲击到鱼苗身体。
孔雀鱼针尾病?
针尾一般是水霉菌感染,孔雀这种鳉鱼最容易得,而且传染。 原因是水质恶化,或密度大氧气不够水变质,是体外细菌 我多年的经验是减小密度、慢慢调养。勤换水,每天换一半困过的水,加大水中溶氧量,过滤不能停,放一些盐。一周后会有好转。 已经形成针尾的恢复会很慢,甚至死亡。没有什么药能一下治好的,跟人一样得病得慢慢调理。
怎么才能判断小孔雀鱼是不是得了针尾?
孔雀鱼在刚生出初期一般还好养,只要选对了合适的开口食,生长很迅速,刚长起来时,大概15-20后,也就是比初生大3倍左右,食量加大,排泄也同样大,这时候及其容易针尾,针尾是传染病,一串一缸,重则全缸覆灭,除了改善密度外,在循环良好的环境下也是避免针尾的一种办法,再就是控制饵料,避免过多饵料腐败水质。 一旦针尾,现在无良好的处理办法,我玩精品孔雀很久了,一旦出现针尾,直接喂龟,一是外用内用药均无良好疗效,这里所指是黄粉和庆大霉素。黄粉一般治疗外部疾病,庆大一般对肠炎有疗效,对外用也略有效果。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,亲鱼得了像针尾一样的疾病后,很伤鱼,用药后,又伤一次鱼,这样的鱼繁殖出来的子代,我不看好,其他玩友也有类似看法。所以还是从出发点出发,尽量避免针尾
孔雀鱼苗针尾病是很明显的,它的尾鳍的夹角会变小,看起来是缩在一起的,会躲在鱼缸的角落,游动也会变得不正常。 它会晃动自己的身体,但并不会前进,食量也会逐渐的变小,之后就会死亡。
判断孔雀鱼针尾病表现症状 肉眼仔细观察可以看见尾鳍缩在一起,即尾鳍的展开夹角明显变小,游动不正常,常常独自躲在角落里或者浮于水面,晃动身体但不向前游动,摄食量减少,最后死亡。对于稍大的鱼体可能伴有病菌的寄生,可看到尾部或者头部皮肤的表面有一层白浮似的东西覆盖。
孔雀鱼针尾怎么办?
关于孔雀鱼针尾病治疗,早期发现用2%料盐浸泡5分钟或25ppm高锰醴钾药浴24小时即可,稍微严重的使用杀菌水治疗。但是不管使用那种方法,都需要把水质改善,同时增加孔雀鱼营养。孔雀鱼针尾的两个原因,一是水质不稳定,换水频率高,水质败坏! 二是温度不稳定,温差过大,鱼感冒了!
孔雀鱼针尾需要整缸换水吗?
需要 孔雀鱼得针尾病可能是水质恶化引起的。此时,应将鱼缸内的水全部换掉,并用土霉素药片进行治疗。也可能是因为饲养密度过大。此时,应该分缸喂养,降低密度,再将鱼儿放到高锰酸钾溶液中喂养。还有可能是因为鱼缸内的硝化细菌太多,吸附在上面的病菌感染了鱼儿。此时,应洗刷鱼缸,再用加呋喃唑酮溶液浸洗。
需要。 发现孔雀鱼得针尾病后,要把得病的鱼捞出隔离,放到加了青霉素和粗盐的水里药浴治疗。治疗缸内的水需要适当升温,最好把水温提升到28-30度之间。要加强水流,让孔雀鱼动起来。另外,还要正常喂食,保证孔雀鱼的体力。原缸也需要换水,并放粗盐进行杀菌,以免病菌扩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