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鳅养多少天才合适?
泥鳅养殖周期一般为5-6月。它的食性很杂,生长速度快,繁殖期3-5月,产卵期间在6-7月,产卵后2-3天即可孵化成鳅苗。经过人工饲养,投喂足够的饲料,5-6月可长成商品规格,就可以捕捞上市了。 放养的鳅种要求规格整齐、体质健壮、肌肉丰富、无病无伤、体色鲜亮,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、饲料来源、管理水平而定,放养前可用食盐水浸泡消毒15~25分钟。池塘内可以混养其它鱼类,如鲢鱼、鳙鱼、鲤鱼、草鱼、鳊鱼等,这样就不用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,因为泥鳅可以食用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。
小泥鳅怎么养吃什么?
一、泥鳅饲养要点: 1.泥鳅属温水性鱼类,生活在15—30℃范围内,饲养在适24—27℃的水温范围。 2.雌雄泥鳅的鉴别方法,可观其外表:雄的头尖,胸鳍窄长,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,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;雌的头呈椭圆平型。雌鳅的产卵力极强,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,一般年产2—3次,产卵万粒以上。 3.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,所以无论米糠,或者麦、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,一般日投三次即可。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。 4.泥鳅的饲喂过程中,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,但在施肥时,一定不能过多过频,并且要勤换池水,一般10—15天换水一次。 5.要捕获泥鳅,首先要把池水放干,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,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,利于继养和高产。 6.随着鳅种的生长,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,平时浅一些,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,并经常注入新水,保持良好的水环境。 7.秋末冬初,水温降至10℃~15℃,泥鳅摄食量降低,即可进行捕捞。
野生泥鳅一般需要吃浮游生物或者水生昆虫才能活,而人工养殖的泥鳅除了需要吃小杂鱼肉等动物性饲料饲料之外,还需要搭配适量的植物性饲料,比如麦麸或者谷物。 养泥鳅,首先1、选择场地 (1)一般常用泥底的鱼池来养殖泥鳅,若是用水泥底养殖则需在底部铺上厚15-20cm的泥土。(2)养殖面积一般约为1亩,投放鱼苗前需要用生石灰对养殖池进行消毒。
买回的泥鳅要怎么养?
买回来的泥鳅饲养方法如下。 1,选择一个不小于20升的玻璃容器,洗净在阳光下消毒。 2,放入自来水。如果水质不好,放入活性酶,确保水中氧气。 3,在容器中放入洗净的石块、水草。 4,最好放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,保证水温不低于25度。 5,投放食物时,尽量选择小鱼小虾等。 6,最少每周要换一次水。
泥鳅苗怎么养?
1. 池塘条件:池塘养殖泥鳅可远靠近水源区域面积,以200到400平方米为宜,池塘水深在40至50厘米,水质偏酸,池底平坦淤泥少,在泥鳅苗种下前,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清理池塘,水深在十厘米左右,每亩池塘用生石灰50公斤,加上漂白粉15公斤,溶解于水中泼洒即可。 2. 投放泥鳅苗:泥鳅苗要选择整齐规格的差距不能太大,有效的避免了大泥鳅吃。 3. 饲料喂养:刚下塘的泥鳅苗,只要适量的投喂一些熟蛋黄,豆粉,豆饼等容易消化的精饲料,等到余秋苗的身体长到一厘米的时候,已经能够捕食水中的小虫了,这个时候可以投喂一些熟的麦粉,剁碎的鱼虾等饲料,每天3到4次即可。
新买泥鳅来养多久可以喂食?
新买的鱼一般三天后开始喂食。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,鱼儿往往会产生轻微的应激反应,这会导致它一段时间内不吃东西,通常会持续三到七天左右。所以通常在三天后投喂试一试,如果不吃的话就再等一等。如果过了七天都不吃东西,说明是其它问题导致的,需要及时的检查和治疗。
三天以后 泥鳅苗投放三天以后就可以喂食了。 把饵料在食台上就可以了,泥鳅可以自己采食。 刚开始要少喂点,看看吃食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