斑竹产自哪里?
斑竹又名湘妃竹,湖南特产,出于九嶷山。斑竹是一种情竹,它一年内2次发笋,第一次在4、5月间,竹笋发在母竹的周围,如"孝儿敬母"。第二次在9月以后,大都生在母竹中间,如"慈母护儿"。斑竹特有的斑点就是第一次发笋后长出来的,一圈圈紫色的花纹,好像一滴滴珠泪。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,斑竹的花纹是真菌腐蚀幼竹而成的,是君山特殊地理环境的产物。1986年北京紫竹园公园曾在君山引种了10多株斑竹,今日看去斑点已逐步退化不明显就是一个例证。
湘竹的来历?
湘竹 基本解释 1. 即湘妃竹。 2. 借指竹席。 详细解释 1. 即湘妃竹。 湘妃竹出自古代神话故事,传说舜的两个妃子——娥皇女英,在舜南巡时死于苍梧,赶到了湘水边(湘水发源于广西,东北流入湖南省,经长沙流经洞庭湖),水边多竹,娥皇女英的悲痛的眼泪流到了竹子身上,从此以后竹子就有了斑点的花纹。当地人称为湘竹(也叫湘妃竹)。这是典故的故事。最早应该出现在屈原的《湘君》《湘夫人》里。 唐 白居易 《江上送客》诗:“杜鹃声似哭,湘竹斑如血。” 清 唐孙华 《笔床》诗:“湘竹离离欲作堆,书籤砚匣自追陪。” 2. 借指竹席。 宋 周邦彦 《法曲献仙音》词:“倦脱纶巾,困便湘竹,桐阴半侵庭户。”
湘妃竹产地?
湘妃竹的产地在湖南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等地,广泛分布在黄河至长江流域,其适应强,可以生长在各种土壤中。湘妃竹又叫做斑竹,传说湘妃竹上的斑点是娥皇和女英的眼泪化成。湘妃竹竹材坚硬,篾性也好,可以加工成各种手工制品,也可以栽种在庭院种。
湘妃竹胸径?
湘妃竹长多高?
竿高可达20米,粗达15厘米,幼竿无毛,无白粉或被不易察觉的白粉,偶可在节下方具稍明显的白粉环; 节间长达40厘米,壁厚约5毫米;竿环稍高于箨环。 箨鞘革质,背面黄褐色,有时带绿色或紫色,有较密的紫褐色斑块与小斑点和脉纹,疏生脱落性淡褐色直立刺毛;箨耳小形或大形而呈镰状,有时无箨耳,紫褐色,繸毛通常生长良好,亦偶可无缝毛;箨舌拱形,淡褐色或带绿色,边缘生较长或较短的纤毛;箨片带状,中间绿色,两侧紫色,边缘黄色,平直或偶可在顶端微皱曲,外翻。 末级小枝具2-4叶;叶耳半圆形,缝毛发达,常呈放射状;叶舌明显伸出,拱形或有时截形;叶片长5.5-15厘米,宽1.5-2.5厘米。花枝呈穗状,长5-8厘米,偶可长达10厘米,基部有3-5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;佛焰苞6-8片,叶耳小形或近于无,繸毛通常存在,短,缩小叶圆卵形至线状披针形,基部收缩呈圆形,上端渐尖呈芒状,每片佛焰苞腋内具1枚或有时2枚、稀可3枚的假小穗,惟基部1-3片的苞腋内无假小穗而苞早落。 小穗披针形,长2.5-3厘米,含1或2 (-3)朵小花;小穗轴呈针状延伸于最上孕性小花的内稃后方,其顶端常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小花,节间除针状延伸的部分外,均具细柔毛;颖1片或无颖;外稃长2-2.5厘米,被稀疏微毛,先端渐尖呈芒状;内稃稍短于其外稃,除2脊外,背部无毛或常于先端有微毛;鳞被菱状长椭圆形,长3.5-4毫米,花药长11-14毫米;花柱较长,柱头3,羽毛状。笋期5月下旬
湘妃竹又叫斑竹,亦称"泪竹",竿部生黑色斑点,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植物桂竹的变型。中小型竹,竿高达5-10米,径达3-5厘米。竿环及箨环均隆起,竿箨黄褐色,有黑褐色斑点,疏生直立硬毛。箨耳较小,矩圆形或镰形,有长而弯曲之遂毛。箨叶三角形或带形,桔红色,边缘绿色,微皱,下垂。叶带状披针形, 叶舌发达,有叶耳及长肩毛。笋期5月-6月。是我国竹家具的优质用材。
湘妃竹香吗?
香,竹香味 湘妃竹又名斑竹,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植物桂竹的变型,产于湖南、河南、江西、浙江等地。竹竿布满褐色的云纹紫斑。秆高7-13m,茎3-10cm。秆具紫褐色斑块与斑点,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,与原变种之区别在于秆有紫褐色斑块与斑点,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。为著名观赏竹,秆用作制工艺品及材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