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
网站首页 > 铁皮石斛禁忌 > 潜叶蛾用什么农药,杀潜叶蛾蓟马最好的药?

潜叶蛾用什么农药,杀潜叶蛾蓟马最好的药?

时间:2024-04-27 14:21:21

杀潜叶蛾蓟马最好的药?

1、高效氯氰菊酯,蚜株率达30%或卷叶株率在5%时进行防治,每亩用4.5%乳油30-50ml,加水40-50kg,均匀喷雾。适用于防治棉花、蔬菜、果树、茶树、森林等多种植物上的害虫及卫生害虫。 2、福气多。是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杜研制开发的,一种非熏蒸型的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的环保型杀线虫剂,特别适用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。 3、虱螨脲:虱螨脲通过作用于昆虫幼虫、阻止脱皮过程而杀死害虫,尤其对果树等食叶毛虫有出色的防效,对蓟马、锈螨、白粉虱有独特的杀灭机理,适于防治对合成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农药产生抗性害虫。 4、阿维菌素 5、螺虫乙酯 6、烯啶吡蚜酮 7、乙基多杀菌素 8、烯啶虫胺 9、高氯甲维盐

针对杀潜叶蛾蓟马而言,并没有一种万能的药,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组合使用 建议选择呋喃丙酸菊酯、氟氯氰菊酯等化学农药,这些农药能在防治潜叶蛾和蓟马的同时不会对其他农作物造成伤害 此外,还应该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,例如合理田间管理,避免积水和过度肥料等,以减少吸引害虫的可能性,提高防治效果

潜叶蛾打药要打多久?

对于潜叶蛾(又称秋行蛾)的防治,通常要根据情况而定,包括虫害程度、农作物类型、生长阶段以及使用的农药等。下面是一般的防治建议: 1.监测:首先,进行潜叶蛾的监测,包括观察农作物上是否有成虫、幼虫或卵的存在。这有助于确定虫害的程度和防治时机。 2.农药选择: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。一般常用的农药成分有氟虫腈、氯氰菊酯、吡虫啉等,但具体选择要根据当地的农业行业权威机构或农药生产厂家的建议,并遵循农药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。 3.防治时机:根据监测结果和农作物的生长阶段,在潜叶蛾达到危害程度时进行防治。这通常是在潜叶蛾的幼虫孵化高峰期,一般来说,持续喷洒农药的时间通常为1-2周。 4.防治频率:防治的频率也取决于虫害的程度和农药的持效期。在农药的有效期内,可能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喷洒,以确保防治效果。 重要的是,进行潜叶蛾的防治时,请遵循当地农业管理部门的建议,并使用合适的农药和正确的操作方法,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身安全的风险。

防治潜叶蛾要注意药剂间隔期,秋梢萌芽一粒米长时开始喷药,宜5-7天喷药一次,直至秋梢老熟,秋梢期喷药3-4次。结合病虫防治,喷施叶面营养液如氨基酸、植酸钙、糖醇钙等,提高脐橙抗旱性,促进秋梢老熟,增大果个。8

辛硫磷杀潜叶蛾吗?

辛硫磷属于有机磷杀虫剂,具有触杀、胃毒和内吸作用,杀虫谱广,持效期长,杀虫迅速,击倒力强,高效低毒,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作物安全,对人畜相对安全。 对鳞翅目,双翅目、鞘翅目害虫都有防治效果,潜叶蛾属于鳞翅目害虫,所以辛硫磷可以杀潜叶蛾。

柑橘潜叶蛾发生严重用什么药?

柑橘潜叶蛾又称鬼画符、画图虫,为害嫩梢,形成银白色虫道,使叶片扭曲畸形。在柑橘新梢刚刚萌芽时、刚刚展叶时、刚刚转绿时,各叶面喷洒一次菊酯类农药如氯氟氰菊酯,或溴氰菊酯,或联苯菊酯,或甲氰菊酯,或氯氰菊酯,或百树菊酯等加除虫脲或灭幼脲进行防治。

3911农药治什么虫?

根据农药的国际通用命名法,3911是一种杀虫剂,其化学名称为氧乐果,属于氨基酰胺类杀虫剂,作用机理为阻碍神经传递,从而导致害虫死亡。 据了解,氧乐果(3911)主要用于防治蔬菜、果树、棉花、玉米、水稻等农作物上的多种害虫,如粘虫、蚜虫、叶螨、小菜蛾、斜纹夜蛾等。它的防效持久,能够在农田中保持较长时间,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。 但需要注意的是,农药的使用必须遵循严格的规定和安全操作程序,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。使用任何农药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标签和说明书,按照正确的方法和量使用,并避免对非目标生物产生影响。

3911农药主要治粘虫、蚜虫、灰飞虱、蓟马、螟虫等鳞翅目、双翅目、鞘翅目害虫 。主要用途是作为内吸杀虫、杀螨剂,具胃毒、触杀和熏蒸作用 。但是此农药属于高毒、剧毒农药,所以国家明令禁止不可购买使用 。

可以防治蚜虫、飞虱、蓟马、红蜘蛛、潜叶蝇等害虫。 可以在种子播种之前,将3911农药稀释拌种,还可以在害虫发生期间,将3911稀释后喷洒在土壤上。 3911农药也叫做甲拌磷、西梅脱等,是一种内吸性杀虫杀螨剂,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害虫。

“3911”是一种农药的商品名称或通用名称,主要成分为多菌灵和烯丙咪唑等,常用于防治蔬菜、水果等作物上的一些真菌性病害和多种害虫。 具体来说,“3911”可以用于防治的虫害包括各种蚜虫、食叶性害虫、潜叶蛾、蓟马、粉虱等;可防治的病害包括白粉病、锈病、炭疽病、灰霉病、叶枯病等。其具体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需要根据不同作物、不同虫害和病害来进行调整和控制。使用农药时要注意防护措施,合理使用,不要超量使用,以免造成环境和人健康的危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