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
网站首页 > 铁皮石斛种植 > 牡丹亭是明代什么时候作品,牡丹亭全诗原文?

牡丹亭是明代什么时候作品,牡丹亭全诗原文?

时间:2024-04-22 15:08:49

牡丹亭全诗原文?

《牡丹亭》是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部戏曲作品,其全诗原文如下: 云母屏风烛影深,长河渐落晓星沉。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 玉人何处教吹箫?风吹九曲雪山寒。女娲炼石补天处,石破天惊逗秋雨。 梦中徐来五百年,一壶浊酒喜相逢。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

牡丹亭最早早出自?

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名作。《牡丹亭》的全称是《牡丹亭还魂记》,也被叫做《还魂梦》,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汤显祖,他一生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最多,其戏曲作品还有《紫钗记》、《南柯记》等。

《牡丹亭》,原名《牡丹亭还魂记》,又称《杜丽娘慕色还魂记》、《牡丹亭梦》,是明朝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故事。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(1617年)。

京剧牡丹亭典故?

牡丹亭讲的是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,竟伤情而死,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,人鬼相恋,最后起死回生,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。《牡丹亭还魂记》(简称《牡丹亭》,也称《还魂梦》或《牡丹亭梦》)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(剧本),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(1617年)。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,与《崔莺莺待月西厢记》、《感天动地窦娥冤》、《长生殿》(一说《崔莺莺待月西厢记》、《桃花扇》、《长生殿》)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。

《牡丹亭》的第一段【绕地游】:梦回莺转,乱煞年光遍,人一立小庭深院。注尽沉烟,抛残绣线,恁今春关情似去年? 1、梦回:指从梦中醒来 来自唐朝柳宗元《龙城录·任中宣梦水神持镜》:“梦一道士赤衣乘龙,诣中宣,言:此镜乃水府至宝,出世有期,今当归我矣。”就是梦见一个穿红色衣服的道士乘着龙说:这面镜子是水府最厉害的宝贝,出现在世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,如今合该归我所有了。 2、深院:指庭院 来自晚唐诗人韩偓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,全文如下:鹅儿唼喋栀黄嘴,凤子轻盈腻粉腰。深院下帘人昼寝,红蔷薇架碧芭蕉。前两句中诗人描绘了庭院内雏鹅在呷水嬉戏,蝴蝶在空中飞舞;后两句写庭院因为主人午睡而显得安静,此时的蔷薇和芭蕉也更加艳丽。表现出了对大自然山川的歌咏,转入对人的居住环境更为细腻的描写。

《牡丹亭》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,与《紫钗记》、《南柯记》和《邯郸记》并称为“临川四梦”。 此剧原名《还魂记》,创作于1598年。 故事梗概 此剧描写了官宦之女杜丽娘一日在花园中睡着,与一名年轻书生在梦中相爱,醒後终日寻梦不得,抑郁而终。 杜丽娘临终前将自己的画像封存并埋入亭旁。三年之後,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,适逢金国在边境作乱,杜丽娘之父杜宝奉皇帝之命赴前线镇守。其後柳梦梅发现杜丽娘的画像,杜丽娘化为鬼魂寻到柳梦梅并叫他掘坟开棺,杜丽娘复活。随後柳梦梅赶考并高中状元,但由于战乱发榜延时,仍为书生的柳梦梅受杜丽娘之托寻找到丈人杜宝。杜宝认定此人胡言乱语,随即将其打入大狱。

牡丹亭是哪一时期?

牡丹亭还魂记》(简称《牡丹亭》,也称《还魂梦》或《牡丹亭梦》)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(剧本),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(1617年)。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,竟伤情而死,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,人鬼相恋,最后起死回生,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。该剧文辞典雅,语言秀丽。 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,与《崔莺莺待月西厢记》《感天动地窦娥冤》《长生殿》(一说《崔莺莺待月西厢记》《桃花扇》《长生殿》)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。

《牡丹亭》是明代汤显祖创作的一部传奇剧,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的巅峰之作。该剧以唐朝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为主线,通过描绘他们的爱情悲剧,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。剧中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,语言优美,情节曲折,人物形象鲜明,深受人们喜爱。《牡丹亭》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,也在戏曲艺术上产生了深远影响,被誉为中国戏曲的瑰宝。

牡丹亭的作者是明代的谁?

《牡丹亭》 最伟大、传奇的作者汤显祖 汤显祖,“东方的莎士比亚”,中国戏曲界最为伟大、传奇的作家。他出生于“文五代”的书香世家,其高祖、曾祖、祖父、父亲皆为知识渊博的文人。他才华过人,5岁进家塾、12岁能诗、13岁学古文词、14岁补了县诸生、21岁中举人;他爱国爱民,办学堂、减赋税、修城池,辞官之际万民相留,并享有遗爱祠;他品德高尚,“四香”传后人:不乱财,手香;不淫色,体香;不诳讼,口香;不嫉害,心香。

《牡丹亭还魂记》(简称《牡丹亭》,也称《还魂梦》或《牡丹亭梦》)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(剧本),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(1617年)。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,竟伤情而死,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,人鬼相恋,最后起死回生,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。该剧文辞典雅,语言秀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