荔浦芋的产地?
荔浦芋,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特产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 荔浦芋属于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原产于印度、马来西亚和中国海南等热带沼泽地带。荔浦芋其形如橄榄,外皮粗糙,剖而观之内呈槟榔纹,故又名槟榔芋。在芋头家族中,荔浦芋以营养丰富、肉质酥软、味道芬芳的特点居各种芋头之上,故誉为“芋中极品”,据记载早在明清时期荔浦芋已成为朝贡皇家的贡品。荔浦芋除含碳水化合物外,还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维生素、花青素、胡萝卜素、硫胺素、核黄素、尼克酸、维生素C等及人体生长所需的铁锌铜锰等微量元素。
荔浦芋头产自桂林市的荔浦市。荔浦芋在清朝的时候,还曾是进贡的食物,这种食物尤其是在清朝乾隆年间达到了极盛。荔浦芋又名槟榔芋作为广西的首选贡品在岁末进贡皇家大典。 荔浦芋又名槟榔芋作为广西的首选贡品在岁末进贡皇家大典。根据民国3年《荔浦志》记载:“旧志云:有大至十余斤者,今实无。但以城外关帝庙前所出者为佳。剖之,现槟榔纹,谓之槟榔芋”。“纹棕色致密,粉松而不粘,气香。他处有移种者,仅形似耳,无纹,谓之榔芋”。
荔浦芋头产于广西省桂林市的荔浦县。 它个头大,营养丰富。把它切成薄片,油炸后夹在猪肉里做成“红烧扣肉”,风味特殊,肉不腻口,是宴会上的一道美肴。将它煮熟剥皮,放在热锅中,加上猪油、白糖、少量奶粉,压成奶芋,味道甘香软甜;掺和鱼、肉、鸡、冬笋、香菇等,用油轻炸,香酥爽口。
荔浦芋头的故事?
有一个解缙巧接芋,劝皇上减轻赋税的传说。 解缙,字大绅,生于明朝洪武2年,官拜翰林院大学士。明永乐初年,南方久旱无雨,稻粟欠收,加之地方官吏之授刮,民不聊生。解缙听闻南方遭灾,尤其广西为重,心事重重,难以入眠。正不知以何方法方能使皇上减轻税赋,救民出水火,他夫人蒸煮荔浦芋,解缙目睹芋形,忽然想起幼时家乡遭灾缺粮以土茯苓、赭魁(荔浦人称薯粮)代粮充饥之情景,眼前一亮,不如如此这般……。 一日,解缙与成祖朱棣在翰林院谈诗论赋时,向皇上说:“下官家中有广西送来的荔浦特产,请皇上前去一尝,不知赏脸否?”棣闻之欣然同意,并立表起驾前往。至家安坐后,解缙立即吩咐安排家人加紧制作,不足一个时辰,香喷喷的一整个荔浦芋就送到了皇上和学士的面前。解缙立即取一半送到皇上手里,自己另取一半并大口地食之,且很快食得一干二净。皇上见状,毫不客气地咬了一口,入口后一股涩味难于言状,奈于面子还是勉强咽了下去。解缙见状问:“皇上,味道如何?”棣答:“解学士,此是何物,你能一咽而尽,朕却如此难咽?”解缙说:“皇上有所不知,此物乃是山野之物,名叫余粮,微臣小时因家中无粮,曾以此充饥,方能一咽而尽
相传明永乐初年,南方久旱,稻粟歉收,广西灾重。大学士解缙把与芋头相似、南方人遭灾时用来充饥的赭魁(又名“余粮”)进贡给永乐帝。永乐帝吃后,感觉味道和往年进贡的荔浦芋头截然不同,难以下咽,便问其中缘故,解缙便借机说出广西遭灾实情,广西从而得以减免赋税三年。这段解缙巧借芋头劝皇帝减轻赋税的佳话,流传至今。 清朝时,荔浦芋头也被列为广西首选贡品,于每年岁末向朝廷进贡。电视剧《宰相刘罗锅》有一集说刘墉在广西当巡抚,因觉得进贡荔浦芋浪费民脂民膏甚巨,便用貌似芋头但质粗味劣的山薯冒充,诱使乾隆免掉了荔浦芋头的进贡。
正宗荔浦芋头?
紫色的是正宗的荔浦芋头。 荔浦芋头切开之后通常会有特殊的紫色花纹,俗称“槟榔纹”,而普通芋头切开之后一般是白色的,并不会有花纹。 荔浦芋头吃起来口感比较粉,香味很浓郁,而普通芋头吃起来口感软糯,相对来说香味没有那么浓郁。
荔浦芋头旱地高产种植技术?
1.种类选择与土壤准备。选择真正的荔浦芋品种,选留无主芽、烂尾、过细小的种茎,土壤应排水方便、灌水容易、土层深厚肥沃。 2.施肥。基肥以农家肥为主,如牛栏粪、灰粪等,亩施牛栏粪5000至8000斤,灰粪2000至3000斤。 3.整地与种植。起畦深种薄盖土,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3月底至4月初,株距约50厘米。 4.灌溉与排水。及时浅灌水,保持土壤湿润,适时培土。 5.追肥。生长期长,需分四次以上追肥,施量从少到多。 6.除草与防虫害。注意除草和防虫害,使用安全可靠的农药。 7.收获。一般种植两个月后收获,注意翻晒和晒干芋头。 以上措施有助于荔浦芋头在旱地上实现高产种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