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简是用实心竹子做的吗?
是实心竹子,竹简多用竹片制成,每片写字一行,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,称为“简牍”。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,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称木牍,多用于书写短文。 简牍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纸张发明之前书写典籍、文书等文字载体的主要材料,是我国最古老的图书之一。
不是用实心竹子做的 竹简采用竹片制成,一般用的是节长而皮薄的竹子,先将圆竹锯到一定的长度,再破为一定的宽度的竹片。
竹简的好处和坏处?
竹简作为古代中国的一种书写材料,具有以下优缺点: **优点**: 1. **来源广泛**:竹子在中国是非常常见的植物,因此竹简的原材料容易获取。 2. **保存时间长**:用墨书写的竹简可以保存很长时间,有的出土文物中的竹简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,字迹依然清晰可辨。 3. **文化传播**:竹简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的出现使得孔子、老子等名家的思想和文化得以流传至今。 **缺点**: 1. **制作麻烦**:相比现代的纸张,竹简的制作过程相对复杂和繁琐。 2. **笨重不易搬运**:竹简比较重,不便于长途携带和运输,这对于信息的传播造成了一定的障碍。 3. **阅读不便**:与现代的书籍相比,阅读竹简更加麻烦,需要翻阅一根根竹片,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效率。 综上所述,竹简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书写和记录工具,尽管其存在一些不便之处,但其在文化保存和传播方面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。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和普及,竹简逐渐被纸张所取代,但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古代竹简的做法?
制作竹简的步骤 第一步,整理好要使用的竹片。 第二步,在竹片的两端刻上一个凹槽。 第三步,然后用绳子在竹简上的凹槽交叉穿过。 第四步,使用同样的方法把另一边也绑好即可。 竹简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。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'册'字,象征着一捆简片系二道书绳,而金文中的典字则表示册在几上。说明简策制度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商代,但其战国以前的简续实物,今天还未有发现,在周代的文献中有许多关于用简读传递命令及公文的记载。
书是什么做成的?
现在的书都是排版印刷装订成册。 夏商前是甲骨文,写在乌龟壳上的,主要是讣告。商周时期是金文,刻在铜鼎上的。到了东周末年就有竹简了,比较贵重的是帛书,还有写在羊皮、牛皮等皮革制品上的,东汉就发明了造纸术。现在的书都是写在纸上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