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除了竹简还有什么书?
1.古代除了竹简外还有石刻文物、金石铭等等记录文字的工具,而这些文字记录具有长久的历史价值。 2.同时,古代的宫廷文化十分发达,许多古籍书目也是通过手抄本或者印刷术等渠道进行流传,如《太极图说》、《黄帝内经》等等经典名著。 3.因此,古代除了竹简之外,还有一些用于记录文字和流传文化的工具和渠道,包括石刻文物、金石铭、手抄本和印刷术等等方法,这些都是古代非常重要的北景物件和宝贵资源。
古代时候的书最早是用竹片做的,也叫竹简书,此外,也有用羊皮或者是丝绸做的书,但是这样的书成本比较高,到了东汉以后,随着造纸术的推广和普及,才有了真正的纸质书
古代除了竹简,还有许多其他的书籍载体,例如: 1. 金属书:古代铜、铁、金等金属材料制成的书籍,如《铜雀台赋》中所提到的“金石丽质,镌刻技艺,得失之文,纤毫之末,朝发夕至,迅疾如风。” 2. 木简:古代用木材制成的书籍,如《史记》中所提到的“秦始皇时,令史官作《秦记》,用木简。” 3. 丝绸书:古代用丝绸制成的书籍,如《汉书》中所提到的“汉武帝时,令史官作《史记》,用丝绸。”
除了竹简还有 1、锦帛 写在锦帛上的书 所谓帛书,就是将文字、图象写绘于丝织品上的一种书籍形式。在纸张未发明前,帛书是和竹简同时使用的一种书籍形式。在先秦的一些著作中,往往是竹简和帛书并提,说明帛在当时已是一种书写文字的主要材料 2、 龟甲或兽骨,距今已有3000余年。当时,为了便于保存,将内容相关的几片甲骨用绳串联起 3、石刻文字 初期书籍形式之一。在石头上刻字是世界上许多民族都使用的记载方法 4.木牍,也称木书、版书或版牍,是一种用一定规格的木板(少数用三棱形木柱)经刻写文字后制成的书籍形式。木牍的规格据记载有几种,但最常见的是1平方市尺、厚度为1 市寸,即“一尺一寸”,有“尺牍”之称。多用于书法、绘画
1、青编:没有纸的时候,把字写在竹简上,用皮绳编缀起来,用来记事; 2、芸编:有纸之后,为了防止虫子咬噬书籍,所以在书里放芸香; 3、缥缃:用青白色和浅黄色丝织物做书籍的封皮和封套; 4、坟典:三坟五典的简称,泛指书籍; 5、木简:把木头削成片,制作成木简,然后在上面写字,用竹子代替就成了竹简; 6、案牍: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《陋室铭》中写到“无丝竹之乱耳、无案牍之劳形”,这里的“案牍”指的是官府的公文,也有着书的意思。
在纸没出现之前,古人还会用某些树叶,比如芭蕉叶等进行书写, 还有某些白色的棉布,一些麻布,还有一些动物的皮,石板,砖块、木板、树皮等,都可以用来书写、记录
古代竹简有什么用处?
竹简,指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,也指写了字的竹片。先秦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。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(也有木片,称木简)。 竹简多用竹片制成,每片写字一行,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,称为“简牍”。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,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称木牍,多用于书写短文。
竹简 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。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(也有木片),竹片称简,木片称札或牍,统称为简,现在一般说竹简。均用毛笔墨书。汉代简册的长度,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(约67.5cm),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(约56cm),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(约23cm)。在湖南长沙、湖北荆州、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如敦煌、居延、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,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。 补充 竹简多用竹片制成,每片写字一行,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,称为「简牍」。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,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称木牍,多用于书写短文。 简牍起源于西周,春秋战国时使用更广。公元4世纪左右,由于纸已广泛使用,简牍才为纸抄本所代替。 最着名的有: 1. 1953年7月,湖南长沙仰天湖古墓出土竹简42支。最长的22厘米,宽1.2厘米,篆文,每简2-10字,为战国之物。 2.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发现《孙子兵法》和《孙膑兵法》竹简。约五千枚。 3. 1975年12月,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一千一百多枚。为秦昭王元年(公元前306年)至秦始皇三十年(公元前217年)之物。 竹简不仅在古代文化史、书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而且对印刷术也有重要的影响,特别是简牍的形式,即为卷轴装的前身,为早期的雕版印刷所广泛使用。
竹简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,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以及纸普及之前主要的书写工具,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反复的比较和艰难的选择之后,确定的文化保存和传播媒体,这在传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。 它第一次把文字从社会最上层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,以浩大的声势,向更宽广的社会大步前进。所以,竹简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也正是它的出现,才的以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,同时也使孔子、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能流传至今。
祖先用简写书大约开始于商代,一直延续到东汉,前后约有1600-1700年。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《史记》130篇,约52万字,就是用简写成的。它记叙了古代传说中的黄帝到 汉武帝时期首尾3000年左右的历史。 中国古代的著作很多用简写成的,例如:《诗经》--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、《九章算术》--中国古代最早的数学专著
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竹简?
竹简起源于西周;甲骨文起源于殷商晚期。 具体见下 竹简多用竹片制成,每片写字一行,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,称为「简牍」。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,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称木牍,多用于书写短文。 简牍起源于西周,春秋战国时使用更广。公元4世纪左右,由于纸已广泛使用,简牍才为纸抄本所代替。 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。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(也有木片),竹片称简,木片称札或牍,统称为简,现在一般说竹简。均用毛笔墨书。汉代简册的长度,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(约67.5cm),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(约56cm),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(约23cm)。在湖南长沙、湖北荆州、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如敦煌、居延、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,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。 甲骨文 甲骨文是汉字的书体之一,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一种成熟文字。甲骨文又称契文、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。商朝人用龟甲、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时间、占卜者的名字、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,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。不过具体的情形因甲骨分期而有详略的差异,大致上以武丁期的刻辞最为完整,同时也是现存数量最多的时期。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,这种文字为甲骨文。殷墟出土了大量刻有卜辞的甲骨,这些字都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。大量的甲骨文及铭文既记载了当时政治、经济、军事以及气象、占卜方面的情况,又标志着文字接近成熟。图为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。
垂名青史的意思是什么,出处是哪里?
【解释】青史:书写于竹简或白绢上的典籍、史册。 名字被载入史册,流传后世。 【出处】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伐吴外传》:“声可托于弦管,名可留于竹帛。”